新村之歌 一阙华章 (作者:尹少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今天,错落有致的高楼住宅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证城市面貌的喜人变迁,这其中,也凝聚着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不管现实如何坚硬如铁,承载着居者有其屋的公积金事业,有了可靠的制度做保证,必将引领更多的追梦者共同奋斗,让安居梦早日实现。
清晨,我从燕山南村骑车踏上上班路.眼前便呈现一个宏大壮观的场面:东去是车流滚滚,西来是滚滚车流。置身在这一特殊的氛围中,谁都只有奋力前进的份儿,而决无迟疑彷徨的余地。
居民在干人以上的新村。在我们溧阳市区有近二十来处吧。除了老城区“平陵”、“后街”、“昆仑”等等外,城南还有“燕山新村”、 “燕山南村”、“燕山南苑”……在这晨光初照之时,你想,在城郊的四面八方,该有多少条车流滚滚在涌动,在齐奏着一曲黎明之歌呵!
溧阳的居民新村早已名声在外,溧阳的新村建设因为“领先一步”而在周围的县市群中占尽风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依据我们溧阳古称平陵而命名的平陵新村便建成了。当这一消息在全县传开时,曾在多少人的心中激起过喜悦的狂澜呀。数以千计的三代同堂、四世同堂们早就呼唤着居住空间,干名下放回城户期盼着得到妥善的安置,一批批引进的科技人员则把安居作为他们乐业的先决条件。怎么办?几十年人口增长幅度不小,几十年城市建设却欠帐太多。眼下。旧城改造尚缺乏条件,开发近郊便成了唯一的选择。溧阳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审时度势,善解民意,着眼于溧阳的长远发展,在八十年代中期便果断决策,每年在近郊建一片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现在看来,这果然是显示远见卓识的大气魄,“燕山新村”、“燕山南村”、“燕山南苑”……在南郊平地矗立以后,溧阳人民梦寐以求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从教三十余年,长期蜗居于学校教学楼小小楼梯间的陈老师一家六口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敞亮的新村;调来溧阳借妻子半间办公室权充住房的李工程师也欢欢喜喜地成了新村的主人;一辈子四处漂泊的老船工张师傅也住进了三室一厅的楼房……许多市民再没有一下班忙着过马路去买菜的苦恼.再没有与邻居仅隔半板的种种无奈,也再没有多来几位客人便无处可坐的窘困。
溧阳的居民新村越造越漂亮,也越造越出名了,燕山南苑、燕山东苑等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那百余幢大楼高低错落有致,每户住户内都装设纱门、纱窗、门铃、电话装接插孔。厨房装上了脱排油烟机,卫生间有浴缸、镜箱、洗脸池。新村内有清清的流水,楼宇 倒映碧波,还点缀亭台、雕塑、喷泉、花园等小品。一派江南水乡特色。什么是居住水平的小康,溧阳人已眼见其实。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解决制约住房公积金事业科学发展和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工夫,积极出台多项惠民政策,增强了市民住房消费的实力,减轻了借款人的负担。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使公积金贷款的政策优势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大大减轻了借款人的负担,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始终把实现“居者有其屋”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完善和创新住房公积金制度,让普通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切实得到各种政策及资金支持,彰显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强大的社会保障功能,同时也为帮助职工安居梦圆、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