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公积金,让我居有其屋 (作者:赵贤德)
- 来到常州,除了工作比较顺利之外,最感欣慰的就是因为公积金使我们全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享受着没有风吹雨打的日子。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和读书,根本就不知道城市居民住房是令城里人最头痛的事情之一。后来大概是八十年代后期,偶尔有一次到武汉一个亲戚家里有事小住几天,我才知道城市住房的紧张。我那个亲戚家五口人,好像就是住在有四十多个平方的一个狭窄的房子里,拥挤得很。家里的家具和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码好之后可活动空间基本就不大了。当时还没有购买商品房的说法,貌似需要等待单位分配。
九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在武汉某高校工作,自然住的是单身楼筒子楼,一大群新分配的年轻人合住在那里,热闹倒是热闹,但是阴暗潮湿,做饭时间整个走廊烟雾缭绕,大家也只能是苦中作乐,自得其乐。单位分房只能是等、等、等,等到猴年马月谁也不知道。总之是每次分房打分排队,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靠在最后,很难有资格分房。如果是单身汉,即便是有一把年纪也不好解决。那个时候,有很多人为了房子被迫结婚的,因为单身汉很难有资格分配住房。我想这也许是当今剩男剩女多的原因之一。因为购房没有是否结婚这个条件限制。
本世纪初,我忝列为所谓的人才被常州某高校引进过来。常州这边人性化管理比较到位,为了吸引人才,用人单位自然是列出一些优惠条件,比如提供充裕的住房补贴,解决配偶的工作,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提供足够的科研启动经费等。于是我们一家三口懵懵懂懂地来到了长三角的腹地——常州。来到常州后,学校兑现了我一笔住房补贴,然后我自筹一点,常州市公积金中心给予优惠的公积金贷款,让我一下子就可以有五六十万的人民币了,这个数目足够可以购买一套宽敞的房子。我很感谢我们学校提供的条件,也很感谢常州市公积金中心对我们外来户不仅没有歧视,反而给予很多特殊的照顾。所以,我每次经过常州市公积金中心的时候我都要多看几眼这个地方。一是因为公积金中心女人漂亮,男人帅气,更重要的是公积金中心的这些帅哥美女的服务质量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
前几年,看到我的那些同事纷纷购买了第二套住房。我又开始心动了。于是在我完成了我的第一套住房贷款之后,又自筹了一点钱,继续通过公积金贷款购买了第二套住房。理由是,一是为了孩子今后不要因为房子的事情太操心,二是房子总不会跌价的,而人民币通货膨胀有时很厉害。总之是买了房子不会吃亏。
如今我坐拥两套房,心里比较踏实,这是以往所不敢想象的。想想十几年前为了房子的事情曾厚着脸皮向领导送过礼求过情说过好话,或者放开胆子跟领导吵过嘴打过架,而现在我可以挺直腰杆,拍着胸脯,再也不用为房子向领导低三下四了。我顿时觉得我开始在住房问题方面活得比较有尊严了。为啥?人不求人一般高啊!而这所有的一切得益于常州市公积金的政策以及常州市公积金中心提供的优质服务。虽然说,政府有好的政策,但是如果常州市公积金中心的人不作为或者拖拖拉拉,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故意找茬找借口刁难我们这些外地人,这个也是可能的,那我们即便是事情最终办好,但我们的心情也不可能这么愉快,生活也不可能这么快乐,感觉也不可能这么爽歪歪。
我以前一直在武汉工作,对常州没有很强烈感觉。来到这里几年之后,我深刻的感觉到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里的公务员的素质整体较高,这里的服务意识比较浓厚,这里的社会比较安宁,这里的人民生活比较安详幸福。
如今虽然也许还有极少数年轻人为住房担忧,但是这个担忧和二十年前我们的担忧是无法比拟的。今天的年轻人通过努力工作拼命挣钱,加上适当的贷款也许还是可以能够购买一套大小多少不等的房子,但是十几年前二十年前的政策是你即便是有钱也没有可能买到房子。因为政策不允许,那个时候的计划经济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
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今,这千年梦想在我们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已基本实现。我们要感谢国家的公积金政策,感谢常州市公积金中心全体领导和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