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房公积金 圆梦住房圆梦家 (作者:马胜强)
- 2012年伊始,三十而立的我终于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大学毕业十二年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房子和家紧密的联系起来。“飘”在常州三年后,这一刻,我切实感到自己终于成为常州这个大家庭的中一员。于我而言,常州住房公积金,圆了我的住房梦、圆了我的家庭梦、圆了我的事业梦。
2000年的流火七月,我和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一起走上了工作岗位。2010年的石家庄,清楚的记得那时一套100平方的房子价格是12万左右,但是对于来自农村无法啃老、月收入只有800元的我,无异于天文数字一样。就这样,我开始了“漂”的时代。从椰风阵阵的海南岛到绿油油的内蒙古大草原,从青岛的大海之滨到西安的秦始皇陵,这许多的美丽城市都留下了我的脚印,但是买房对我一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没有自己的房子,租来的出租屋里总也找不到人生的理想,无处安放的心让自己莫名多了一份惶恐。
2005年的金秋十月,我和爱人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虽然成了家,但是没有一个自己的“小窝”,有爱就有家的梦想一直难以企及。买房的愿望虽然越来越迫切,但是看着不断上升的房价和差不多原地踏步的工资收入,只能望“房”兴叹。虽然我爱人也有公积金,但是三年的公积金累计下来才3000元,这点钱对于买房只能说聊胜于无。
2009年6月,我和爱人来到了常州,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城市。得益于健全的公积金制度和完善的劳动保护制度,我和爱人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积金。虽然工资依然不是很高,但是有了住房公积金,买房的想法马上像蛰伏了一个冬季的春天,虽然依然困难重重但毕竟充满希望。当时常州的房价正在山雨欲来风满楼,和爱人沟通后,我们拿出了几年的积蓄,又四处举债通过组合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小三室,从那一刻起,我们逐渐感觉到,常州,是我们的家了。
两年后,房屋终于在期盼中交付了,随后经过简单的装修,在今年的6月份,我们终于告别了十二年的租房生涯,入住了自己的新家。有了稳定的后方,我的事业也开始有声有色,三十而立的我终于迎来人生新的起点。
回顾自己十二年来的生活,租房、搬家、换工作、换城市,我就像一个没有目的的候鸟,不停的飞南飞北、东跑西奔。火车是我移动的家,而“家”在移动中也变得可有可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到了常州就感受到家的气息,走到小区就体味到家的温馨。家里的灯光就像远航中的灯塔,心中时刻充满温暖而又富有希望。
常州公积金制度实施20年来,12万户像我一样的普通职工通过公积金圆了自己的购房梦。对于一般人而言,12万户可能只是个概念,但是身处其中,就不得不惊叹这12万户背后受益的又何止12万个家庭、逾50万的居民。父母常说,儿子出息了,在城里有房了,我们也能跟着沾沾光享享福。要说沾光,恐怕更应该说沾了公积金制度的光。没有公积金,我恐怕还像候鸟一样,不知疲倦的飞翔,却找不到家的方向。
感谢住房公积金,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我的梦想抛锚起航。
